第一節(jié) 花崗巖的簡介
花崗巖是一種由火山爆發(fā)的熔巖在受到相當?shù)膲毫Φ娜廴跔顟B(tài)下隆起至地殼表層,巖漿不噴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卻凝固后形成的構造巖,是一種深成酸性火成巖,屬于巖漿巖(火成巖)?;◢徥允?、長石和云母為主要成分。其中長石含量為40%-60%,石英含量為20%-40%,其顏色決定于所含成分的種類和數(shù)量。巖質堅硬密實?;◢弾r
行業(yè)
的技術要求及用途的(可行性
研究
)。
第二節(jié) 花崗巖的特點
花崗巖結構致密,抗壓強度高,吸水率低,表面硬度大,化學穩(wěn)定性好,耐久性強,但耐火性差。
花崗石呈細粒、中粒、粗粒的粒狀結構,或似斑狀結構,其顆粒均勻細密,間隙小(孔隙度一般為0.3%~0.7%),吸水率不高(吸水率一般為0.15%~0.46%),有良好的抗凍性能。
花崗巖的硬度高,其摩氏硬度在6左右,,其密度在2.63g/cm3到2.75 g/cm3之間,其壓縮強度在100-300MPa,其中細?;◢弾r可高達300MPa以上,抗彎曲強度一般在10~30Mpa?;◢弾r常常以巖基、巖株、巖塊等形式產出,并受區(qū)域大地構造控制,一般規(guī)模都比較大,分布也比較廣泛,所以開采方便,易出大料,并且其節(jié)理發(fā)育有規(guī)律,有利于開采形狀規(guī)則的石料。
花崗巖成荒率高,能進行各種加工,板材可拼性良好。還有花崗巖不易風化,能用做戶外裝飾用石?;◢弾r的質地紋路均勻,顏色雖然以淡色系為主,但也十分豐富有紅色,白色,黃色,綠色,黑色,紫色,棕色,米色,蘭色等等,而且其色彩相對變化不大,適合大面積的使用。
第三節(jié) 花崗巖技術要求
對花崗巖的工業(yè)技術要求因用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側重。
1.對天然花崗巖荒料的主要要求:
建材 行業(yè) 標準(JC-204-92)對天然花崗巖荒料的主要要求如下:
荒料必須具有直角平行六面體的形狀?;牧系拇竺鎽c巖石的節(jié)理面或花紋走向平行。
荒料的規(guī)格尺寸要求長度大于或等于140cm,寬度大于或等于60cm,高度大于或等于60cm。
外觀質量要求同一批荒料的色調、花紋、顆粒結構應基本一致。荒料的缺角、缺棱、裂紋、色線、色斑的質量要求應符合表4.24.6的規(guī)定。
物理性能要求:密度不小于2.50g/cm3;吸水率不大于1.0%;干燥壓縮強度不小于60.0MPa;彎曲強度不小于8.0MPa。
2.對耐酸、耐堿花崗巖的質量要求:
(1)耐酸花崗巖的質量要求主要化學成分要求:SiO2>70%~75%,含量越高耐酸性能越好;Al2O3>13%~15%;Fe2O3<0.5%;CaO<0.8%;MgO<0.4%;耐酸度大于97.5%。硬。熱阻率(經過10~40次熱變化后的抗壓強度)大于16.2MPa,熔點1610℃,膨脹系數(shù)小于8×10-3,吸水率小于1.5%。
(2)耐堿花崗巖的質量要求要求CaO、MgO含量高,含量越高耐堿性越好,有些耐酸石材SiO2含量高,但孔隙率小,亦可作為耐堿石材使用。
第四節(jié) 花崗巖的用途
一、一般用途
花崗巖得天獨厚的物理特性加上它美麗的花紋使他成為建筑的上好材料,素有“巖石之王”之稱,還有人用一觀、二量、三聽、四試來評價好壞。在建筑中花崗巖從屋頂?shù)降匕宥寄苁褂?,人行道的路緣也是,若是把它壓碎還能制成水泥或巖石填充壩。許多需要耐風吹雨打或需要長存的地方或物品都是由花崗巖制成的。像是臺北“中正紀念堂”的牌子和北京天安門前人民英雄紀念碑都是花崗巖做的。花崗巖過了千年仍歷久不衰的特性,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證明了這一點。
花崗巖結構均勻,質地堅硬,顏色美觀,是優(yōu)質建筑石料。抗壓強度根據(jù)石材品種和產地不同而異,約為1000-3000公斤/厘米?;◢弾r不易風化,顏色美觀,外觀色澤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損,除了用作高級建筑裝飾工程、大廳地面外,還是露天雕刻的首選之材。
二、商業(yè)用途
片麻花崗巖、花崗片巖及學者所稱之正長巖、花崗閃長巖的成分介于其間之巖石。片麻巖類之巖石包括礦物成分、類似花崗巖及具粒狀結晶組織者。商業(yè)用花崗巖亦包括其它類似之組織、含少量副成分礦物之長石質結晶巖,主要為裝飾用者,如巖石學者所稱之鈣斜長石。片麻巖為具粗理之結晶質巖石,主要由硅酸鹽類礦物組成,呈鑲嵌狀及粒狀結晶組織,不同類之礦物以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交互排列而造成。依照美國的材料試驗協(xié)會分類花崗巖分成普通花崗巖與黑花崗巖兩種。普通花崗巖由石英、長石、云石等組成,又因有色礦物而帶有黑色或暗綠色,整體而言常受長石左右其色澤。黑花崗巖的暗綠色或黑色巖石,由斜長石、輝石、橄欖石、角閃石等造巖而成,故黑花崗巖又分成斑糲巖、輝綠巖、玄武巖等三種。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jù)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