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復合膜的定義
復合膜是以微孔膜或超濾膜作支稱層,在其表面覆蓋以厚度僅為0.1~0.25μm的致密的均質膜作壁障層構成的分離膜。(可行性 研究 報告)
第二節(jié) 復合膜的加工制備方法
1.干式復合法該法是將粘合劑通過復合機涂布在基材的表面,以加熱輥壓附在其它薄膜上而復合的方式。
2.濕式復合法將水溶性粘合劑(明膠、淀粉)、水分散性粘合劑(醋酸乙烯乳膠等)涂布于基材表面的濕潤狀態(tài)下與其它材料復合,然后用輥壓附和干燥的方法。
3.擠出復合法 這是復合加工中最常用的方法,用擠出機將PP、PE、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離子型樹脂等擠出薄膜狀,涂粘在摻入加工劑(聚乙烯亞胺、聚氨酯系樹酯等)的各種薄膜上加以復合,再經(jīng)冷卻、固化。
4.熱熔融復合法基材樹脂中摻混松香、二甲苯樹脂、苯乙烯樹脂等粘附劑和石蠟系等粘底降低劑的熱熔劑涂布在薄膜、紙面、鋁箔表面上,立刻復合在其它基材上加以冷卻的方法。
5.共擠出復合法該法是由二臺或三臺擠出機同時成型加工可得二層以上的薄膜,有T模頭法和吹塑法,能進行多種復合,可產(chǎn)超薄形薄膜。
第三節(jié) 復合膜的 行業(yè) 發(fā)展
復合膜的材料包括任何可能的材料結合,如在金屬氧化物上覆以陶瓷膜或是在聚砜微孔膜上覆以芳香聚酰胺薄膜,其平板膜或卷式膜都要用非織造物增強以支撐微孔膜的耐壓性,而中空纖維膜則不需要。
制備方法分為四類:(1)層壓法,首先制備很薄的致密均質膜,而后層壓于微孔支撐膜上;(2)浸涂法,把聚合物溶液浸涂于微孔膜上,然后干燥而成,也可以把活性單體或預聚物溶液浸涂于微孔膜上,用熱或輻射固化;(3)等離子體氣相沉積法,用等離子輝光使微孔支撐膜的表面產(chǎn)生致密的均質膜;(4)界面聚合法,在微孔支撐膜表面上,用活性單體進行界面聚合。
復合膜主要用于反滲透、氣體分離、滲透蒸發(fā)等分離過程中。
用兩種不同的膜材料,分別制成具有分離功能的表面活性層(致密分離層)和起支撐作用的多孔層組成的膜。
復合膜是在薄膜的一側或兩側貼上土工布,形成復合土工膜。其形式有一布一膜、二布一膜。幅寬4-6m,重量為200—1500g/平方米,抗拉、抗撕裂、頂破等物理力學性能指標高,產(chǎn)品具有強度高,延伸性能較好,變形模量大,耐酸堿、抗腐蝕,耐老化,防滲性能好等特點。能滿足水利、市政、建筑、交通,地鐵、隧道、工程建設中的防滲,隔離,補強,防裂加固等土木工程需要。由于其選用高分子材料且生產(chǎn)工藝中添加了防老化劑,故可在非常規(guī)溫度環(huán)境中使用。常用于堤壩、排水溝渠的防滲處理,以及廢料場的防污處理。
第四節(jié) 復合膜的發(fā)展歷史
國外對土工布與復合膜的應用早在60年代就已開始,歐洲和日本的土工合成材料也得到較快發(fā)展,歐洲土工布的年用量也在4億m2左右,其中紡粘法非織造布占非織造土工布的60%左右。美國是世界上土工合成材料消費量較大的國家,它在90年代初對其年用量就在3億m2以上,用量達到7億m2;日本在90年代中期以后對土工合成材料的應用有顯著的增長。日本非織造土工布中以紡粘法用量最大,約占非織造土工布總量的60%,而且主要是PET紡粘布。
我國的土工布與復合膜起步于80年代初,但當時的用量極少,只是試驗性的應用。直到1998年特大洪水引起政府的重視,建筑部門把對土工布的應用列入到設計規(guī)范中去,并制定了相關的國家標準,土工布才真正得到重視和發(fā)展。
我國土工布的用量已超過3億m2,非織造土工布占總量比重達到40%左右。我國土木工程建設具有巨大潛在市場,其潛力決不低于美國用量的7~8億m2。專家測算,我國土工布在今后15年仍將以雙位數(shù)增長,其中增長速度較快的是PET紡粘長絲土工布。
在“十五”及至“十一五”計劃期間,我國 規(guī)劃 在水利、電力、交通、環(huán)境保護、江河治理等各項工程上的投資巨大,包括水利建設、南水北調(diào)工程、電力投資、公路和鐵路建設、環(huán)境工程建設,還有港口、機場、垃圾處理、江河湖海治理、治沙等等工程,投資計達上萬億元。中國在今后10年或更長時間,對土工布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也將會有更多的基礎設施工程要建設,中國將成為世界土工合成材料的最大營銷市場。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jīng)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jù)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